货物处理效率提升50% 成都双流航空口岸一体化运营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2025-03-03 13:46:28
“通过前置货站,货物仅需一次查验、一次装卸、一次安检即可进入空侧,迅速发往机场停机坪。”在成都空港国际快件中心操作现场,四川午建张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雷英对双流航空口岸一体化运营模式连连点赞。
近期,成都双流航空口岸一体化运营模式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纳入《航空前置货站发展指南》,成为全国典型案例。2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双流区的成都空港国际快件中心(简称“快件中心”)打探这一高效便捷的通关模式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效率提升50%
时间节约4-6小时
上午9点半,快件中心内工作人员忙着将刚到货物卸车、过磅、安检等。这批中国制造的小商品通过“一站式”通关服务,准备发往国外。
11点10分,这批小商品货物在快件中心完成了报关查验、安检、理货打板等通关程序后,随即通过长约1公里的下穿隧道,2分钟便抵达机场货站后方机坪,发往比利时。这一流程的高效运作,得益于成都双流航空口岸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创新实践。
2022年6月,货站安检前置项目正式投运,快件中心由单一的跨境电商和国际快件特殊监管场所转变为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多功能操作场所。
“以前,货物需要先在国际快件中心完成报关查验,再通过外部道路运输到机场货站,最后才能进入停机坪。”据现场工作人员张莎介绍,通过前置货站,货物运输效率提高50%以上,减少了传统模式下多次装卸和重复安检的时间和运输成本。
一体化运营模式下,依托下穿隧道联通双流机场国际货站后方机坪,将机场安检、货站收发货等功能前移至快件中心,彻底打通了海关监管与机场收发货、安检查验的物理壁垒,为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货物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关渠道。“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节约了4-6小时的运输时间,还为企业降低了0.1元/公斤的运输成本,每月可为单家企业节约运输费用至少20万元。”空港现服公司副总经理孔舒介绍到。
目前,快件中心已引入DHL、汇通天下、中外运等18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024年,成都空港国际快件中心业务量大幅增长,共处置进出口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13243.4万票,货量达14.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45.3%和165%。
建设智慧口岸
助力成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
近年来,深圳、成都等枢纽机场以及南航物流等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先行先试,布局建设了一批航空前置货站为新时期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经验。
为探索打造国际快件和跨境贸易供应链快速处置保障的新型管理模式,确保民航和海关监管安全,双流航空经济区管委会通过再造国际快件与跨境电商货物交运模式、优化通关流程,实现通关时效大幅提升、通关成本大幅降低的目的。
“海关卡口与货站联动实现了电子申报、智能查验和快速放行。”据成都双流机场海关监管二科关员陈曦介绍,同时海关全力支持货物信息接入智慧空港物流信息平台,货物信息可在机场、航司、海关之间互联互通。
2024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航空前置货站发展指南》通知,双流航空口岸一体化运营模式获评三大典型案例之一。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也为全国航空货运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下一步,双流区将继续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任务要求,聚焦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优化口岸平台功能,布局货运航线网络,加快实施9610场站扩区改造,实现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和国际快件“一站交运、一次通关、一次安检”,增强快件中心平台保障和物流集散能力,推动双流国际机场“客货并举”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建设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
(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