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非遗和香技艺初阶班结课 新老学员品香承艺满载归
2025-03-31 18:09:29
2025年3月29日上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非遗和香项目体验基地开展的传统和香制作技艺-初阶课程顺利结束。本次课程不仅为香文化爱好者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香文化的机会,还让他们亲身体验了传统制香技艺的魅力,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感悟。
(图为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与学员们课前合影)
在课程中,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从和香的历史发展、名人轶事、配伍原则、制香基础等方面,为学员们详细梳理了香学的理论知识。理论课结束后,在动手制作香品之前,学员们还参与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品香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员们首先品闻了本次课程将要制作的节气香方-安睡香的香材,了解每一味香材的功效和特性,并描述自己对这些香材的感受。随后,学员们轮流品鉴了数十款著名香方,如鹅梨帐中香、龙涎香、雪中春信、老山檀、沉香等,琚翠薇老师还特别准备了劣质科技香用于对比品闻。
鹅梨帐中香作为南唐后主李煜所创的香方,香气甜蜜、滋润,是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接触到的香方,也是品香环节品闻的首款香方。琚翠薇老师精选了市场上两款常见的鹅梨帐中香,与本次课程的鹅梨帐中香进行对比品闻。学员们通过对比品闻发现,即便香方相同,但不同的配比、制作工艺、窖藏时间,香的味道会有很大差别。学员们还陆续品闻了龙涎香、雪中春信、老山檀、沉香等多类香方,通过对比品闻,学员们总结出来,原来即便是同一个香方,但不同的配比、制作工艺、窖藏时间,香的味道都会差别很大。
(图为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在讲解品香的注意事项)
在课后采访时,加拿大籍学员邝蕊妮感叹道:“我发现真正好的香闻起来会让人心生欢喜,整体气味柔和顺畅且富有层次感。比如鹅梨帐中香,我能闻到鹅梨的香甜,也能闻到老山檀和沉香的味道。”当被问到她在课堂中遇到的挑战时,她也谈道“因为从小在国外长大,所以我对于课程中的‘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等传统和香的配伍原则还在理解和学习中。而且在制作和香的过程中我发现手法也很重要,我和的香泥不是太干就是太湿了,以后也还要多练习。”邝蕊妮也表示,作为新的非遗传承人,在今后的日子里,也要继续学习和钻研传统和香制作技艺。
(图为加拿大籍学员邝蕊妮在接受课后采访)
新学员胡女士分享了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她表示:“我觉得课程整体内容的设置挺全面的,前面香学理论的知识学习铺垫很有必要,这让我在后面制香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感悟。”她还笑道:“来之前我觉得制香很简单,实际上手后才发现有那么多技巧。本来打算做好送人的,现在舍不得了,我打算放在家里自己点。”
(图为新学员胡女士在接受课后采访)
另一位新学员王女士作为平时经常点香的人,也对这次课程的内容表示了肯定,她说:“我其实平时生活中经常点香,但我对于怎么判定一款香的好坏还是不太了解,这次初阶课程的品香环节,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品香,后续基地再有进阶的课程可以通知我,我想要进一步深度学习香文化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图为新学员王女士在制作安睡香线香)
琚翠薇老师在课后总结时提到,传统和香制作技艺的精髓在于如何配伍制作出一款健康又好闻的香,学员们在经历了学香、品香、制香三个环节后,对于和香的认识也会进一步加深。作为传统和香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也希望通过非遗和香项目体验基地举办的香学课程和雅集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港澳居民走进和香、感受和香、爱上和香,感受老祖宗千年制香智慧的魅力!
(图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香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初阶课程现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